伤了根本。
艰难生下姐姐后,太医便断言不宜再有孕。
后来意外有了我,她不顾劝阻执意要生下我。
殊不知,从她做决定那刻起,生命就进入了倒计时。
弥留之际她还握着父皇的手说她不后悔。
所以父皇对姐姐格外疼爱,一出生就被封为安乐公主,赐名宝珠,如珠似宝。
而父皇对我多少是带点怨怼,毕竟我的出生带走了他心爱的女人。
所以母妃去世以后父皇把我丢给了不受宠的皇后。
就连我的名字,也是五岁的姐姐取的。
“我叫宝珠,她就叫宝月吧珠和月都是一样的皎洁无瑕”以至于后来她无论闯了多大的祸事,父皇都帮她解决。
包括但不限于:姐姐偷偷进入勤政殿,揍了多嘴的尚书大人。
姐姐举办赏花宴,把一众公子哥衣服扒了丢进湖里。
姐姐在藏书阁看书睡着,打翻了蜡烛,差点烧掉整个藏书阁。
导致不少名人史传损毁,弹劾姐姐的折子每日一盆盆烧。
……总之,她说用母妃的嫁妆戳到了父皇的痛处。
那是母妃特意为我们姐妹二人准备的嫁妆。
后来父皇还是同意了,不过没让姐姐插手。
可办了女子学堂,却无人来上学。
父皇调侃姐姐异想天开。
大臣们也从各种反对变成了嘲笑。
特别是被揍过得尚书大人带头弹劾姐姐。
“女子该回归内宅,不应抛头露面妻为夫纲,女子只需相夫教子即可自古以来便是男主外女主内,如果女子学习,又有谁来操持家里一应事务呢”……看来他被揍是有原因的,毕竟姐姐也不是是非不分之人。
朝廷里的言论很快传到了民间。
慢慢有了第一位不甘于此的女子站了出来。
有了第一位就有第二位第三位…女子学堂名声大噪,很快就收满了学生。
可有了学生,夫子也是个问题。
父皇派下来的人满口的“之乎者也三纲五常”。
那些女子根本学不到东西,很多人萌生了退学的想法。
关键时刻,姐姐求了她的老师,也是一位女夫子。
我只知道夫子姓李,跟随景阳长公主多年,景阳长公主是我们的姑姑,也是一个传奇人物。
也是她先开了女子学堂的先河,所以父皇才会同意,因为他想让姐姐知难而退。
时间久远,只记载当时的学堂没开多久就草草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