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给你提供一个民间科幻故事的素材。”
半夜11点多,我在整理一部小说的草稿时,我的大学同学突然给我发了一条消息。
同学叫杨邦,硕士毕业后工作了三年,然后又去福建师范大学读了博士,现在留在学校的博士后流动站工作。
他先是给我发了一篇论文,题目叫《黔北洞穴石笋记录的末次冰消期至早全新世百年~十年际气候变化》。
地质专业的东西我是一点都看不懂,杨邦发了一篇论文之后也没了下文,他是故意卖个关子,等着我急不可耐的时候,才把下文说出来。
“上个月我跟教授去了贵州遵义,研究那边的石笋地质结构,上周刚回来,中间路过一个村子,遇见了一个阿婆,她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挺有意思的,我还拍了阿婆的照片,发给你。”
照片拍得挺清晰,一位估摸着有五六十的老奶奶坐在木屋门口,穿着贵州少数民族特有的服装,除此之外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跟普通老太太没有两样,唯一有点让人不解的,就是刺眼的阳光底下,老太太面前还放着一个火炉,她双手放在火炉上,挨得很近,似乎要把双手烤熟了,可老太太没有一点疼痛的感觉。
“这照片是上周拍的?”
我问。
“对,回来的时候拍的,你也注意到了吧?
我当时也纳闷,大夏天的,老太太竟然还烤火炉子,不过她讲的故事挺吓人的,跟火炉子还有关系,说的跟真的似的,你可能有兴趣。”
在大学同学里,和我保持联系最频繁的就是杨邦。
我之前告诉他,最近想搜集一些有点科幻质感的民间故事,写成一个故事集。
可是迟迟找不到突破口。
这件事他也挂在了心上,出差时经常给我留意着。
这次去贵州还真遇到了一位阿婆,讲的故事似乎符合我的要求。
杨邦给我复述了一遍阿婆的故事,前后丢失的细节太多,难以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不过其中涉及的几个关键词,“祭祀巫蛊维度”,倒是勾起了我的注意。
“故事整体我忘得七七八八了,不过我记了阿婆的地址,也跟她提过我有个作家朋友,没准非常乐意去拜访她。
你要是愿意,可以直接去找桃阿婆。”
我说我非常感兴趣,说欠他一顿饭,回头他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