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刘志轩无的其他类型小说《玄学大师穿六零,冷面军官宠上天刘志轩无全文》,由网络作家“小咸鱼要翻身了”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温平安走了之后,温雨瓷看了看头顶的葡萄,搬了凳子和剪刀把已经红透的葡萄都摘了下来,清洗干净之后,小心放进自己腰间挎着的小包里。这个时候的水果,都是应季水果,过了时候,那可真的只能想着了。所以每到有水果的季节,她都会多存些水果,勉勉强强能支持一年。身上挎着的小包是普通的小包,不普通的是里面的空间符,是她无意间在师父留下的书中找到到,跟这个符死磕了一年半,才把这空间符给画出来。道观里的书籍,他们刚开始并没有都带回来,后来还是在村子里安顿好了之后,一点一点把东西搬回来的。后来还是温雨瓷研究出了空间符,道观里的书也基本都带回来了。空间符里面的空间是静止的,像那种有种植能力的空间才更难,甚至已经不是符纸可以做到的,对修为也有很大的要求,就地球...
《玄学大师穿六零,冷面军官宠上天刘志轩无全文》精彩片段
温平安走了之后,温雨瓷看了看头顶的葡萄,搬了凳子和剪刀把已经红透的葡萄都摘了下来,清洗干净之后,小心放进自己腰间挎着的小包里。
这个时候的水果,都是应季水果,过了时候,那可真的只能想着了。
所以每到有水果的季节,她都会多存些水果,勉勉强强能支持一年。
身上挎着的小包是普通的小包,不普通的是里面的空间符,是她无意间在师父留下的书中找到到,跟这个符死磕了一年半,才把这空间符给画出来。
道观里的书籍,他们刚开始并没有都带回来,后来还是在村子里安顿好了之后,一点一点把东西搬回来的。
后来还是温雨瓷研究出了空间符,道观里的书也基本都带回来了。
空间符里面的空间是静止的,像那种有种植能力的空间才更难,甚至已经不是符纸可以做到的,对修为也有很大的要求,就地球现在的灵力,温雨瓷感觉现在的空间符就很适合她了。
这绝对是居家旅行必备神物,不止水果,还有她让平安他们做好的饭,趁热放进空间符里,拿进去什么样,拿出来还是什么样,能吃好几天呢,要不是担心引起怀疑,她每天都不想开火。
收拾妥当后,温雨瓷拿着换洗的衣服和保温符,进了洗澡的房间,她每天做饭,烧的最多的就是热水。
空间符她一共有两个,一个空间符的空间大概有一间房那么大,一个里面放的各种书籍、还有一些比较珍贵的东西,另一个里面就是热水了,和一些吃食和日用品了。
现在可没有塑料桶什么的,她就让村里的木匠帮忙做一口一人多高的木桶,半间房子大小的宽度,平时烧了水,就倒进去,洗漱的时候,就特别方便,也为平时开火找了事做。
毕竟不管什么都是刚出锅的好吃,热几次味道都变差了,存在空间里,每次吃的都是刚出锅的,也不用在热来热去,每次多做一些,可以吃好几天,这空间符可比冰箱好用多了。
洗完澡现在也没手机打发时间,温雨瓷叹了口气,只能用毛巾抱着头,坐在躺椅上看书,还是从道观带回来的各种书,虽然不是娱乐,但实用性很强,学着倒是一点不枯燥,可比研究数学题好受多了。
她现在能生活的这么滋润,这些符纸绝对占首功。
复习了一下书上的各种咒语,温雨瓷这才放下书,检查了一下空间里的东西,去年存下来的水果早就吃完了,现在里面水果那一栏大部分她自己种的黄瓜、番茄,还有就是今天刚摘的葡萄了。
这刚好又到了水果成熟的季节了,明天去山里多找些果子,空间里还是满满的才让人安心啊!
这样想着慢慢擦干了头发,进了卧室休息。
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天色已经大亮,温雨瓷穿好衣服,这才打开帘子。
现在建的房子窗户都很小,进了房间那叫一个昏暗,所以建房子的时候,她特意让人留足够的空间,可惜现在没有玻璃,窗户打了很容易往里面漂水。
所以又在外面修了一个大点的窗盖,窗户上贴的桐油纸,效果倒还不错。
比较奢侈的是这一大块窗帘,刚开始用的是在别的村子里买的土布,粗糙、厚实,后来温书去了省里的百货大楼,给她带了不少布回来,她的窗帘这才轻便飘逸起来。
这个时候,乡下几乎不用窗帘,都是门帘,但卧室没门,谁来串门一伸头就能看到卧室,温雨瓷感觉特别没有安全感。
就让人帮她做了个小门,虽然没有现代的自动门方便,但有挂钩也挺好的。
洗了脸,白粥就着张大娘送来的腌萝卜,吃完饭也才不到八点,晚上不熬夜,早上醒的自然也早。
当然这个早只是对于她来说,村子里的人大部分都是天还没亮的时候就起床干活了,这个时间估计都在地里忙了好一阵了。
温雨瓷不和他们比,反正她是下地不了一点的,拿了背篓,锁上大门准备带着人去山里,村子里人都不错,再说山里的东西天生地养的,她还不至于吃独食。
他们这里种的都是小麦,很少有稻谷,所以这会儿秋收也基本已经结束,现在大人们在地里收尾,还有的是在山脚下挖野菜,回去不管是凉拌还是晒干储存冬天吃都很不错。
现在物资紧缺,只要是能吃进嘴的,都是好东西。
刚出门,还没等温雨瓷去找村子里找人呢,抬眼就看到,一群四五岁的小孩在她家附近,有拿石子在地上钴抡的,还有拿这棍子比划的。
温雨瓷有些奇怪。
她这里离山近,为了防止这些孩子上山,或者说是打扰到他,平时是不会让他们这里玩的。
温雨瓷过去,一人发了一颗水果糖,问道:“你们怎么在这里玩?”
狗蛋摇摇头:“姑奶奶,糖你自己留着吃,我们吃白瞎了,你多吃点补补身子。”
说着咽了咽口水,又看了两眼眼前的糖,强忍着移开了视线,抬头看向温雨瓷解释道:“是富贵叔让我们在这里玩的,要是那些知青再来打扰你,我们可以回村子里喊人,把他们打出去。”说着还一脸的凶狠。
温雨瓷笑着揉了揉小孩的头,这么一点大的孩子,一脸凶狠的样子还挺可爱的,剥了糖纸把糖塞进他嘴里:“谁说你们吃糖是白瞎了,小孩子正是吃糖的年纪呢,这是姑奶奶奖励你们的,不吃的话,姑奶奶要生气的。”
小家伙这才张嘴吃下嘴边的糖。
“我一会儿和你们哥哥姐姐上山摘果吃,你们在这里等着,我们给你带果子吃。”
“奥......”
张了一半的嘴,又赶紧合上,嘴里的糖差点就掉了。
把糖往旁边使劲塞了塞,这才高兴道:“有果子吃了,姑奶奶你在这等着,我去喊哥哥他们。”
说着拿着棍子就冲了出去,后面的小不点,嘴里含着糖,跟在温雨瓷身边,他们还有点矮,跑的快容易摔跤,但明显也很高兴的样子。
村子里的孩子都是散养的,这些三四岁的才可以每天自由的溜达,在大些的都已经开始干活了,就算不能下地挣公分,但平时捡麦穗、割猪草、放羊、捡柴,基本啥都干。
温雨瓷喊得就是比较大些的孩子,这些孩子干活利索,平时在家里也是半个劳动力,不管是上树,还是在下面捡果子,比一般的大人都利索。
得知温雨瓷要去山上摘果子,被喊到的人,把手边的东西一放,提了背篓,有的是带着麻袋,扛着棍子,浩浩荡荡的就跟上了温雨瓷。
张大娘跟着温雨瓷进了院子,打眼一瞧,就有些惊叹:“您这小院收拾的可真舒服,咱们村好几家都比照您的院子来弄,但就没有您的院子好看。”
三间砖瓦房就不说了,进院最吸引人注意的就是那挂满普通的葡萄架,下面的奇形怪状的石桌和几个小圆凳子,凳子上面铺着灰色的坐垫,石桌上是两串娇艳欲滴的葡萄,应该是刚清洗过,上面带着露珠,看着就馋人。
右边是刚出现没多久压水井,只要按下把手,用不了多大力气,水就直接抽上来了,他们村加上姑奶奶家的这口,一共才三口。
当然姑奶奶家的水井是姑奶奶的自己出钱打的,他们虽然羡慕,但也不会嫉妒什么的,大家就算再外面排队,也不会没眼色的来打扰姑奶奶。
毕竟村里的水井还是姑奶奶找人来打的,要是没有姑奶奶,他们这会还得一点一点去水井里挑水呢。
水井处铺了青砖,垒了半尺高的小池子,里面放着木盆,看着就很精致,旁边还种了一棵梨树,上面也是结满了果子,一个个的看着就喜人。
她之前也学姑奶奶的样子在院子里种了葡萄和梨树,但结出的果子就是没有姑奶奶家的甜,孙子们也多,结出的果子有时候还不够分。
在右面是装柴的棚子,里面整整齐齐码了一棚子的木柴,这些天冷了不管是烤火还是做饭都特别方便,温老四一家做事也算仔细。
院子里没有养鸡,地上也是打扫的干干净净,不说鸡屎就是灰尘都很少,还有一条小石子铺成的小路,看着就有一种......他小儿子说的那啥......易惊(意境)......
她也不懂啥镜,但看着就是好看。
进了这院子感觉大声说话都不好意思。
温雨瓷招呼着张大娘坐下,把桌子上的葡萄移到张大娘面前,笑道:“我这院子也就没有养些家禽,不然说不定比您们的院子还乱呢,大娘你们都是过日子的好手,我啊,也就弄弄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罢了,可没有你养的鸡,长大了可以吃肉实在,大娘您吃葡萄,这葡萄我尝过了,可甜了。”
张大娘高兴的捏了一个葡萄:“哎,姑奶奶种的葡萄就是甜。”
“您这院子就这么干干净净的才好看,像是鸡了,鸡蛋了,您想吃就尽管开口,村子养的不好,您啊张个口,我给您送来,您可别亲自养,埋汰! ”
“您看看这是我给您挑的鸡蛋还有腌的萝卜,放心吃,吃完了村子里还有呢!”说着把篮子里的东西拿了出来。
“还有平安给您买的零嘴,您看够不够,不够的话,就给平安说一声,让他在给你买。”
温雨瓷连忙去厨房拿了篮子,把张大娘拿出的东西装在篮子里,又把手里的六毛钱递给了张大娘:“麻烦张大娘了,我就喜欢吃您腌的咸菜。”
鸡蛋是两分钱一个,一小坛子咸菜是两毛钱,刚好是六毛钱,至于平安带回来的大白兔奶糖和糕点的钱,她在平安那里存的有钱。
平时看到好东西,都可以买点,毕竟现在好东西都是靠遇的,很多东西还需要票,真真是拿着钱都买不到东西的那种。
好在村子里的东西不用票,不然她可真是连鸡蛋都吃不起。
张大娘也不客气,直接把钱接了过来,这钱不收,姑奶奶也不会要东西的。
“姑奶奶,那人已经赶出去了,他吃了熊心豹子胆了,敢骚扰你,我回头和从富贵他们说一声,绝对不让他好过。”温平安回来就一脸的气愤。
这可是他们姑奶奶,而且现在什么世道,那臭小子还想强拉姑奶奶的手,这是在他们村子里,这要是在外面,姑奶奶的名声都没了,谁知道会怎么样,外面的红卫兵可疯狂着呢,这就是讹人。
“对,他也不看看自己什么样子,什么人都敢来姑奶奶面前献殷勤了,和村子里说一声,这些知青什么的以后不许他们在姑奶奶面前晃荡,自己都养不起的玩意,还好意思来占姑奶奶的便宜。”
张大娘也是一脸的不屑,本来这些年轻人刚来的时候,村里人对他们印象还挺不错的,毕竟都是文化人。
结果相处过后才知道,一个个都是个花架子,干啥啥不成,吃啥啥不剩,啥屁事都干不成,浑身还没二两肉,自己都养不活,还勾搭村里的小姑娘,小伙子,大家可就都不待见了吗?
温雨瓷把桌上的另一串葡萄递给温平安,叹了一口气:“算了,他们一个个背井离乡的,也都不容易,只要他以后不过来,你们也别找他们的麻烦了。”
突然从吃穿不愁的城里到了乡下,不说生活上的不方便,就是地里的活,有几个能受的了的,不是她圣母,而是这活确实苦。
身上流不完的汗水,手上消不掉的水泡。
种地不是闲情逸致时养的花,累着呢!
在现代还没有成年的年纪,在这里就要下地,不适应也很正常。
就像她,不说下地了,就是之前院子里养的鸡,她也没养到能吃鸡肉,就放弃了。
院里随时随地的鸡屎,每天要喂食,晚上还要伺候着它们回窝,院子里种几棵菜,一眨眼的功夫,一点叶子不剩,一点绿色不见,还养什么养,她又不是没钱,买着吃她不香吗?
所以对于这个时候的知青,她还是能理解两分的。
温平安把葡萄皮扔在温雨瓷准备的垃圾桶里:“姑奶奶您就是心善。”
“那我也和富贵说一声,以后注意一点,不让那些知青们往这边晃悠,省得打扰到您。”
听着一口一个姑奶奶,一个一个您,温雨瓷抽了抽嘴角,她说了很多次,喊她名字都行,但大家都不乐意,感觉会冲撞了她,之后村里的人不管大小,都喜欢喊她姑奶奶,她也成功成为村里辈分最大的人。
三人又唠了一会家常,张大娘看自家小儿子有事要和姑奶奶说的样子,自己干脆利落的离开了。
“姑奶奶,现在还有没有野猪了,国营饭店的朱大厨找我了,现在他们店里需要野猪,八毛钱一斤。”
张大娘走后,温平安立刻凑到温雨瓷跟前小声问道。
温雨瓷轻咳了一声:“有,还在老地方,天黑了你拖走就行。”
她下山的时候,刚好遇到,这不秉着走过路过不能错过的原则嘛,就给拿下了。
温平安竖起大拇指:“就知道姑奶奶最厉害。”
想着熬枇杷膏的事,这一天温玉瓷特意早睡了一会,现在没有闹钟,对于她这种睡眠好还爱赖床的人来说,怎么说呢,既舒服又不便。
这会儿睁开眼睛,也已经七点了,赶紧起来洗漱,随便吃了几口垫吧了一下,打开大门,看着门口那几个小家伙,招呼道:“狗蛋,我好了!你喊一下你奶奶和姑姑们!”
狗蛋听到声音,利索的应了一声:“好咧!”
拿起手上的棍子就往家里跑了。
“奶,姑,姑奶奶起床了!”
声音大的让听到的温玉瓷闭了闭眼:完蛋,忘记告诉狗蛋让他小点声了。
她自己懒和这么大庭广众的让大家知道她赖这是两码事啊!
谁家这会才起床啊!
狗蛋这一声,大半个庄子都听到了。
温玉瓷捂着额头感觉有些社死。
狗蛋奶奶听到声音,手上的水都没擦及赶紧出来了:“知道了,知道了,你小点声,你姑奶奶听到了会不好意思的。”
狗蛋挠挠头:“这有啥不好意思的,想睡就睡吧,姑奶奶睡多久都行,又不用干活!”
整个村子他最羡慕的就是姑奶奶了,想干什么干什么,不像他,想赖会床还会被揍呢!
“反正你小点声就行,秀兰拿上东西,咱们去你姑奶奶家。”
“马上来!”一道亮丽的身影出现。
小姑娘五官秀气,面色红润,长长的辫子落在胸前,一看就是那种气血特别足的姑娘,非常符合这个时代的特色。
“妈,咱们是去小姑奶奶家吧,东西都收拾好了,赶紧走,不要让小姑奶奶等急了。”
说着挽着自家娘亲的胳膊就走,狗蛋屁颠屁颠的跟在后面。
嘿嘿,姑奶奶家有好吃的。
“李婶子,你这是干嘛去!”看着难得收拾一新的李婶子,狗蛋奶奶有些奇怪,看这方向像是去姑奶奶家啊!
“我去给姑奶奶帮忙,你放心,我今天一早就烧了水把自己洗的干干净净,还换了衣服,保证不埋汰,我就想给姑奶奶帮忙。”
李婶子一脸的诚恳,村子里大家都记得姑奶奶的恩情,平时不会打扰姑奶奶,就是去帮忙,也会找村子里比较干净的婆娘。
毕竟姑奶奶哪里都是白白净净的样子,听说天天都要洗澡,他们也不好弄埋汰了。
李婶子平时因为不太讲究,平时是不怎么往姑奶奶身边凑的,但之前她闺女不是出嫁吗?
本来相看好了,都准备商量日子了,结果姑奶奶在村里遛弯的时候,看到她闺女,立马就发现不对了,直接到他们家说是被骗婚了。
姑奶奶的话,他们肯定是相信的,赶紧找找人打听才知道和她闺女相看的那后生,早就结婚了,他是给自家傻子堂哥相的。
知道事情的时候,她可真是差一点没喘过来气啊,那可是个傻子,她闺女嫁过去可怎么办啊!这可真是一辈子都毁了。
她不是不知道这回事,是没想到这种事会发生在自家身上,她可就这一个闺女,所以对姑奶奶可真是老感谢了。
平时族长不让大家过去打扰姑奶奶的清静,现在有机会,她肯定要来帮忙啊!
“来给姑奶奶帮忙是好事,你闺女现在日子就不错,我看你那个女婿是个好的。”
“哎,我知道,这个女婿我里里外外打听清楚了才让我闺女嫁人的,现在女婿对我闺女也不错,但我最感谢的还是咱们姑奶奶。”
“咱们村有咱姑奶奶镇着,可是咱们的福气,我睡觉都安稳几分。”
“李婶子,咱可不能封建迷信,啥镇着不镇着的,姑奶奶就一普通的小姑娘,平时说话注意一点。”
狗蛋奶奶一脸的严肃,也不想想现在什么时候,小姑奶奶的事,能乱说嘛!
李婶子立刻拍着自己的嘴,一脸的懊悔:“对,对,是我说错了,我以后再也不提了,我去了姑奶奶家就只管干活。”
“嗯,我们赶快走吧,别让姑奶奶等急了。”
他们进院子里的时候,温玉瓷也已经准备了一大盆子的水,这是用来洗枇杷的,除了他们昨天在山里摘的,村里种了枇杷的,也送了不少,总得来说今天是个大工程。
也不是第一次来,进了院子,大家直接就开干了了,枇杷皮不好剥,但架不住他们人多,一院子的大娘小媳妇,还都是利索的好手,一上午的时间,也都剥完了。
中午了,大家也没人留下吃饭,把柴火烧上,也就各回各家了,毕竟她们这么多,要留下来吃饭的话,估计小姑奶奶一个月的粮食都没了。
本来温玉瓷是准备压水的,毕竟这么多枇杷需要的水也多,结果直接被来的小孩子抢了,都想让她坐着看就行。
温玉瓷哪里好意思,和大家一块剥的枇杷皮,这个活除了费腰,倒也不累人。
看人走了,温玉瓷也抓紧时间吃了个馒头,就这空间里上顿剩下的兔肉,在喝点热水,这一餐也就解决了。
上午枇杷剥皮需要的人多,下午来的人就少了,温玉瓷负责看火,来的大娘坐在那里开始削柿子皮。
秀兰则在锅台旁时不时的搅拌一下,防止干锅,看着蹲在火窝旁,小小巧巧的姑奶奶,秀兰小声道:“姑奶奶,我过两天要去二哥的驻地,你要不要一起去?”
她今年也高中毕业了,本来准备在家里相看了,但前两天二哥稍信回来,说驻地有合适的人,让她去相看。
相比于农村天天下地还可能吃不饭的汉子,她自然更愿意找一个军人,现在军人可不是一般的吃香呢!
就是她不好意思,想找个人一块,自家姑奶奶自然就是最好的人选,因为整个村子就姑奶奶让她最安心。
听到驻地,温玉瓷好奇的眨了眨眼,驻地就是军队啊,那......还是很值得一看的啊!
一脸的期待:“咳,我去的话合适吗?”
兵哥哥啊,还是六十年代的兵哥哥,‘军装、红领章,最强一代单兵王’,这就是形容六七十年代的兵哥哥的啊,怎么能不让人好奇呢!
秀兰立刻笑眯了眼,蹲在地上和温玉瓷平齐:“当然合适了,我二哥要知道姑奶奶过去不知道要多高兴呢!”
“妈,妈,你进来一下!”秀兰趴在门口喊道。
“哎,喊啥呢,没一点的姑娘样。”
狗蛋奶奶嘴里说着放下手里的刀,进了厨房。
“怎么了,就让你勤快点搅拌,是不是糊锅了。”
“妈,不是,是姑奶奶想要和我一块去看我二哥,我和姑奶奶一块去,你们就不用担心了吧!”
“哦,也不用我三哥送我了。”
“哎,不去也没事,我就是有点好奇,如果麻烦的话,我就不去了。”看到狗蛋奶奶,温玉瓷突然有些不好意思,人家家属去驻地,名正言顺的,她刚才有些冲动了,不应该说去的,有些冒昧了。
“不麻烦,不麻烦,小姑奶奶想去就去,现在有那......那个......电什么来着。”
“电话!”秀兰在旁边提醒道。
“对,对,电话,等等给老二打个电话,通知他一声,小姑奶奶您尽管去,他要做不好,我都饶不了他。”
看小姑奶奶不好意思的样子,狗蛋奶奶立刻就心疼了,小姑奶奶虽然本事大,但年纪小啊,比她闺女还小两岁呢,她平时可是当自己闺女看的。
小姑奶奶好不容易提个要求,去,必须去,明天就给老二打电话,要是招待不好小姑奶奶,以后,他也不用回家了。
温玉瓷更不好意思了,看着旁边笑着的秀兰手指下意识的掐算起来。
突然脸色一变:“婶子,我秀兰姐是几年出生的?”
看她这样吗,狗蛋奶奶也绷紧了神色,她闺女要出事啊!
紧张道:“四九年,建国那一年生的,姑奶奶啊,秀兰咋了啊!”
因为刚好赶到建国这一年出生的,别看是闺女,但地位一点不比男孩差的,这养这么大的闺女,可不容易啊!
温玉瓷皱着眉头,她记得建国哥的驻地在北方,而秀兰姐的正缘也刚好在北方,看来就是这一次了,但这缘分似有似无,秀兰姐脸上更是大凶,那就是在路上出事了。
“婶子,明天通知建国哥,我和秀兰姐一块去。”
话音刚落,温秀兰脸上的大凶之兆立刻消失,甚至姻缘都清晰起来。
这她必须得去呢,嗯,有了理由,心里踏实多了。
“小......小姑奶奶,我是不是要有危险了!”脸上都是后怕,小姑奶奶的本事她知道,还好有小姑奶奶。
温玉瓷挺了胸:“有我在,怕什么危险?”
“这......小姑奶奶,不然咱们不去了,你们都是女孩子,在外面是不安全。”狗蛋奶奶有些迟疑,这两个如花似玉的大姑娘,出门在外,她哪个都不放心啊!
“婶子,没事,你还不相信我的本事嘛,而且秀兰姐的正缘就在北方呢,咱家快要办喜酒了呢!”
“那.......那咱们去?”小姑奶奶的本事她还是相信的,还有女儿的正缘,小姑奶奶都说是正缘了,那肯定不差。
“去!”
温玉瓷一锤定音。
“明天你们去县里给建国哥说一声我要去的事,顺便买车票,我明天带些人去山上把能摘的摘了,我不在你们就别往深山里去。”
“小姑奶奶放心,我们知道。”
确定了行程,几人都加速了手中的动作,枇杷膏熬成后,温玉瓷又把早就准备好的竹签,全部插上山楂,在枇杷膏里滚了一圈,递给旁边眼巴巴等着的小家伙。
“还是老规矩,你们自己一人领一串,然后给今天上午来帮忙的奶奶、姑姑、婶子送一串,能不能做到。”
狗蛋左手紧紧捏着山楂糖葫芦,右手放在额头敬了一个不伦不类的礼,大声道:“能做到。”
后面跟着的几个小家伙也一参差不齐的应到。
狗蛋奶奶立刻就笑了:“也就您惯着他们了。”
温玉瓷手脚麻利的转着手里的山楂串:“什么惯着啊,都是不值钱的玩意,来,我亲手做的,您可得给我一个面子,尝尝味道。”
“好吃,小姑奶奶做的就是甜。”
枇杷膏分装后,天色看着还算早,温玉瓷便也关了大门,朝山上走去。
进了山里,看附近不认,从包里拿出黄符,人突然消失在原地,再看已经是在几里之外了。
在身影停下来后,已经处在山中深处了。
面前有一小片瀑布,水哗哗的流着,凉意扑面而来,温玉瓷看了一眼瀑布,直接往瀑布右面的一块一人多高的大石头走去。
人并没有撞在石头上,却进入了另一个地方。
这里绿草如茵,松柏森森,最前方就是刻着醒目的狐狸洞三字的洞府,温玉瓷站在洞府前大喊:“媚娘!”
“进来!”
洞府很大,里面的洞穴更是多的数不清,温玉瓷直接进了最里面的一个洞里,里面床榻、梳妆台、镜子、衣柜应有尽有,不像洞穴,倒像是大家小姐的闺房。
床上更是半躺着一妖娆妩媚的大美人,看到温玉瓷,红唇微张:“不是刚回去吗,怎么又来了?”
这里是温玉瓷在山里找东西的时候发现的,后来就认识了媚娘,这里空灵气比外面好一些,在加上媚娘在,温玉瓷之前每月有半月,都是在这里练习的,她的空间符,媚娘也是出了一份力的。
“媚娘,我要离开这里一段时间,你要不要和我一块去?”
媚娘捏起桌上的葡萄填进嘴里,摇摇头:“不去,外面要吃的没吃的,要穿的没穿的,穷的叮当响,出去受罪吗?”
温玉瓷抽了抽嘴角,这个她还真无法反驳。
“行,那我就出去玩玩,嗯,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我一会摘些水果,路上吃。”
提到水果,媚娘突然就叹了一口气,口气也有些苍凉:“我们狐狸洞之前灵气很足,奇花异草,结出的果子都带着灵气,不说增长修为了,那在外面也是延年益寿的好东西,现在和外面的也没什么区别了。”
“你摘吧,这里的果子现在也就我一个人吃,也吃不完,不摘也浪费了。”
温玉瓷沉默了一下,随即生硬的打破满室的寂寥:“媚娘,我明天就要离开了,我们一块去摘呗,我要把空间符的空间装满。”
媚娘这里的果子虽然没有了灵气,但也比外面的果子甜啊!
等小姑奶奶回来,他不仅有荠菜鸡蛋饺子吃,还会有肉肉吃,哎呀,他好幸福吆!
温雨瓷带着收获满满的一篮子成果回去的时候,温秀兰已经家里择野菜了,温向勇在旁边童言童语的,看着就特别温馨。
温雨瓷把篮子拿到两人面前:“当当当,看,我们不仅有鸡吃,还有兔子哦。”
又指着角落里的十几个野鸡蛋:“喏,这是我们的荠菜鸡蛋饺子中的鸡蛋,荠菜饺子今天时间应该不够了,咱们今天吃炒鸡,晚上吃荠菜鸡蛋饺子,明天红烧兔肉。”
温雨瓷把这几顿安排的妥妥当当,不止温向勇,就是温秀兰,听着小姑奶奶这样安排,都情不自禁的咽了咽口水。
点点头:“听姑奶奶的。”
温雨瓷笑眯眯的点点头,把手中的野鸡递给温秀兰,别看是野鸡,但还挺肥,虽然估算不出大概的斤数,但感觉和家养的鸡都差不多重了,的多少斤来着......算了反正挺重的。
“秀兰姐,那我们今天吃炒鸡!”
“呀,这鸡可真肥,得有四斤左右了吧。”接过野鸡的温秀兰惊呼道。
温雨瓷面上不显,但心里已经默默竖起了大拇指:厉害!
这一招她怎么就学不会呢?
温向勇左右看了看小姑奶奶和小姑姑,好像明白什么。
小姑奶奶虽然可以捉到野鸡和兔兔,但不会做,做饭的话,还要看小姑姑。
想明白这点,也立刻睁着大眼睛,可爱的说:“姑姑,吃鸡。”
面对两双亮晶晶的眼睛,温秀兰憋笑:“我会做炒鸡!”
两人笑着齐齐点头,表情无一不是在表示:好厉害!
“但是......”温秀兰提起野鸡,语气遗憾:“我不会杀鸡!”
“......”
两人抬头看看她,在低头看看野鸡,仿佛遇到了什么大难题,然后强忍着失望,安慰她道:“......没事,我们下次吃也是一样的。”
心中则想着,一样是一样的,但希望落空的感觉可真不好收受啊!
但他们都不会,自然不能要求别人必须会,恋恋不舍的看了一眼野鸡:这顿不行,但我们下一顿一定会把你吃了的,乖,不要着急啊!
看两人失望的样子,温秀兰继续道:“虽然不能吃野鸡,但我会包饺子,现在时间虽然不算早,但小姑奶奶和我一块做的话,中午吃荠菜鸡蛋馅的饺子还是没问题的。”
两人这会真是眼前一亮啊,异口同声道:“一块做,中午就吃饺子!”
荠菜已经择的差不多了,温雨瓷接手,温秀兰先和面,当然白面饺子是吃不起的,好在温建国家的红薯面和玉米面,磨的足够细,包饺子是没问题的。
家里一共七口人,吃起饺子需要自然更多,还好她跑了两趟,挖的野菜不少,加上小姑奶奶捡回来的野鸡蛋,怎么也够吃的,就是需要快一点。
和面、炒鸡蛋,这些温妈妈在家的时候,早就教过,温秀兰做起来也是行云流水,温雨瓷也快速的把剩下的野菜择完,清洗,过滤水分、剁碎,放调调料。
温雨瓷看着已经调好的馅料,吸了一口气:“好香!”
温向勇有样学样,深深闻了闻,笑眯眯道:“真的好香呀!”
接下来温玉瓷擀皮,温秀兰包饺子,温向勇也洗干净了小手,当起了饺子皮的搬运工,在三人齐心协力的合作下,一个个白白......不是,是颜色虽然不怎好看但胖胖的饺子就出现了。
温建国回来看到院子里静悄悄就纳闷,他家三小子在家,家里不应该这么安静啊!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