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氏集团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一些国际合作伙伴看到这些消息后,纷纷表示担忧,甚至有部分合作伙伴暂停了正在商讨的合作项目。
凌逸尘深知,这次面对的对手比以往任何一个都要强大,而且手段更加多样化。
苏瑶看到凌逸尘再次陷入困境,心急如焚。
她利用自己在媒体界和社交圈积累的人脉,联系了一些国际知名的媒体人和行业专家,希望他们能够深入调查,还原凌氏集团的真实情况,打破这些不实谣言。
同时,她还协助凌氏集团的公关团队,制定了一系列应对国际舆论危机的方案。
在苏瑶的努力下,一些有影响力的国际媒体开始对凌氏集团进行客观公正的报道,澄清了之前的不实谣言。
然而,星耀国际并不打算轻易放弃,他们又使出了新的招数。
星耀国际通过商业手段,试图收购凌氏集团的一些重要供应商,切断凌氏集团的原材料供应渠道。
如果他们的计划得逞,凌氏集团的生产将陷入瘫痪,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
凌逸尘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他一方面紧急寻找新的供应商,与一些潜在的合作伙伴展开谈判;另一方面,他决定与星耀国际正面交锋,揭露他们不正当的商业竞争手段。
第十四章:绝境反击凌逸尘一边争分夺秒地与潜在供应商洽谈合作,一边筹备召开新闻发布会,准备揭露星耀国际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然而,星耀国际察觉到了凌逸尘的动作,开始在背后使绊子。
他们暗中联系那些凌逸尘正在接触的供应商,以各种利益诱惑和威胁手段,迫使这些供应商拒绝与凌氏集团合作。
与此同时,苏瑶也面临着巨大压力。
虽然部分国际媒体澄清了谣言,但星耀国际又发动新一波舆论攻势,这次将矛头指向苏瑶,恶意揣测她在凌氏集团中的角色,质疑她的能力和背景,试图通过诋毁凌逸尘身边的人来进一步打击凌氏集团的士气。
凌逸尘看着苏瑶因舆论攻击而疲惫不堪,心疼不已。
但此时的他分身乏术,必须集中精力解决原材料供应的燃眉之急。
就在他几乎陷入绝境时,一位多年前在商业合作中有过一面之缘的海外华商陈先生联系了他。
陈先生在行业内人脉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