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
学校新调来的教导主任——王主任,是个雷厉风行的女强人。
她对我的“情绪树洞”活动提出了质疑。
“林老师,我们是学校,不是心理咨询室。
学生的成绩才是重点。”
我试图解释:“可是孩子们的心理健康也很重要……”她打断我:“升学率才是硬道理。
你的方法太‘软’了,效果不明显。”
我咬了咬唇,没有反驳,但心里却燃起了一股倔强。
那天放学后,李薇找到了我。
“听说你和王主任意见不合?”
她递给我一杯咖啡,眼神关切。
我苦笑:“是啊,她认为我太‘理想化’了。”
李薇拍拍我的肩:“别灰心,我当初也是这样过来的。
教育不是流水线,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
她的话让我心里一暖。
“对了,周末有个教师交流会,要不要一起去?”
她忽然提议。
我犹豫了一下,点点头:“好。”
周末的交流会上,我遇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老师。
他们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有人提到“情绪引导”的重要性,甚至展示了数据——心理状态稳定的学生,成绩反而更稳定。
我听着,心里渐渐有了底气。
回到学校后,我决定坚持自己的理念。
我调整了教学方法,在保证课程进度的同时,增加了“情绪分享”环节。
每周五,孩子们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心情,我也会分享一些自己的经历。
渐渐地,班上的氛围变了。
小杰开始主动举手发言,小雨的笑容更加灿烂,就连最内向的小美也开始和同学交流。
而最让我意外的是,王主任的态度也悄然改变。
一次月考后,她把我叫到办公室。
“林老师,你们班的平均分提高了。”
她推了推眼镜,语气缓和了许多,“看来你的方法……确实有效。”
我微微一笑:“谢谢主任。”
走出办公室,阳光洒在走廊上,我的心里也亮堂堂的。
原来,治愈别人的过程,也是治愈自己。
6 真相揭晓,心碎崩溃一个普通的周五晚上,我和陈思琪约在小区附近的咖啡馆。
她今天有些反常,一直低头搅动着咖啡,欲言又止。
“思琪,怎么了?”
我忍不住问。
她深吸一口气,抬起头,眼神复杂:“若曦,我有件事……必须告诉你。”
我的心跳忽然加快:“什么事?”
“是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