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声此起彼伏。
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厂区的监控画面,每个人都紧盯着屏幕,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当林守正再次站到溃堤处时,右腿已经痛得失去知觉。
他拄着拐杖,艰难地站在那里,看着正在打桩固堤的战士们,突然想起入党介绍人的话:“环保是场持久战,要像防护林里的胡杨树......” 那些战士们,不就像坚韧不拔的胡杨树吗,在困境中坚守,为了守护这片土地而努力。
三个月后的表彰大会上,林守正接过奖章。
镁光灯太亮,他看不清台下黑压压的人群,却清晰听见后排老农的掌声 —— 那些长满茧子的手掌,曾捧着枯死的麦穗,如今击打出惊雷般的回响。
那掌声,是对他的认可,是对正义的欢呼。
他望着台下的人们,心中感慨万千,这一路走来,虽然充满艰辛,但一切都是值得的。
当天傍晚,他独自来到复耕的麦田。
夕阳给青翠的麦苗镀上金边,远处新栽的防护林正在春风里舒展嫩芽,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微风拂过,麦苗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新生的喜悦。
手机震动,是环保志愿者群发的照片:儿子戴着安全帽,正在拆除的永鑫厂区领着青年党员突击队作业。
看着照片中儿子坚定的眼神,林守正欣慰地笑了,他知道,环保的接力棒已经稳稳地交到了下一代手中。
暮色渐浓时,他摸出随身携带的《党章》,扉页上还留着药渍。
二十三年间密密麻麻的批注里,最新添了行颤抖的字迹:“种子破土时,最知黑暗的分量。”
远处传来火车鸣笛,载着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印刷本奔向各个监察站点,像一道划破长夜的星光,照亮了环保之路,也照亮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他坐在麦田里,静静地看着天空,胸前的党徽映着夕阳,而更年轻的身影,已接过他手中的炬火,走向更远的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