婶婶发生过争吵。
她的三个儿媳是我们村里敬老爱老的典范。
她一定有她的过人之处。
遗憾的是,孙子辈的孩子们即将长大成人,她却没能看到我们中的任何一个成家立业就离世了。
这让我父亲在我这个年纪就成了孤儿。
我们的父母那一代人吃苦耐劳的能力远超我们。
然而,吃苦耐劳本身并不是值得歌颂的事情。
我们这代人,普通家庭的孩子除了吃苦耐劳似乎别无选择。
我们的眼界和格局大多是在后天的学习和实践中,在摸爬滚打中逐渐积累的。
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局限,也是后代的局限。
寒门再难出贵子,学习也不一定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但是,保持持续学习的能力,或许能让我们超越一小部分人。
时代塑造了我们中的佼佼者,而我们这些普通人,从父辈那里继承了吃苦耐劳的品质,在当今社会,养家糊口变得相对容易。
记得小时候,我曾拿着盆子挨家挨户借米,这看似不可思议,却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
如今,社会发展,物质丰富,产能稳定,只要勤劳,人人都能解决温饱问题。
小时候,我并未意识到贫穷带来的苦难,用统一的格式来说,那都是快乐的童年。
不像我的女儿,小小年纪就能感知到家庭经济状况的变化。
尽管家里一直贫穷,父母从未亏待我们,与大多数人相比,我们的生活还算不错。
小时候最开心的事就是趴在爸妈房间的窗台上,等待着爸爸扛着一箱饼干出现在路口。
每次发给我们的饼干都符合当时的计划经济。
我总是找各种理由赖在父母房间睡觉,晚上等他们睡着后,偷偷地拿柜子上的饼干,躺在床上轻轻品尝,不敢发出一点声响。
现在回想起来,那饼干并不美味,除了害怕父母发现,没有留下任何美好的味道,也许当时觉得非常美味。
也想不明白为何一定要半夜偷吃,白天不行吗?
1994年,湖南遭遇了一场特大洪水,那时我们还住在老房子里。
洪水几乎涨到了我们家窗户下面。
老宅位于村里的半山坡上,下面半个村子都被淹没了,爷爷住的小黑屋也在那一年彻底倒塌。
老宅在暴风骤雨中摇摇欲坠。
我们三兄妹趴在爸妈房间的窗台上,看着眼前的一片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