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暮春的暖风吹过江南小镇,却没能给周书贞带来丝毫的暖意。
这一日,是她前世噩梦开启的日子——16岁的她,在家人的安排下,要嫁给镇上读过高中的李长乐。
彼时的周书贞,脸庞还带着未脱的稚气,满心期许着婚后的新生活。
她想着,读过书的男人定是知书达理,能带着她见识不一样的天地。
可谁能料到,花轿刚抬进李家那扇斑驳的门,红盖头下的憧憬便被现实狠狠击碎。
起初,李长乐偶尔还会与她谈及高中校园里的趣事,可日子稍长,本性里的懒散便如野草般疯长。
每日太阳都晒屁股了,他还赖在床上,任凭周书贞在灶间忙得烟熏火燎,只为一家人的早饭。
等他终于起身,不是趿拉着鞋去找牌友打牌,就是闲逛在街头,不然就是在家鼓弄着他那几本八卦书,跟那些不务正业的混混简直如出一辙,地里的农活、家中的生计,他一概不管,只管着自己,所有的事情都落在了周书贞的头上。
周书贞柔弱的身躯,自此扛起了生活的千钧重担。
天还未亮,她就得摸黑起身,生火、煮粥、洗衣裳,伺候公婆洗漱用餐。
忙完家里,又匆匆赶往田间,除草、浇水、施肥,双手被锄头磨得满是血泡,又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变成厚厚的老茧。
还不止这些,还要担着胆子去山上找柴火,从天亮到天黑才能回到家,到家后还得做一堆事,把本就消瘦的她更是雪上加霜,瘦成一片纸片一样。
孩子一个接一个地呱呱坠地,六张小嘴张着,嗷嗷待哺。
家里本就贫寒,多了几张嘴,日子愈发捉襟见肘。
为了省口粮给公婆和孩子,周书贞常常饿着肚子,身形日渐消瘦,到最后,风一吹,那孱弱的身子仿佛就要倒下,可即便如此,她的双手依旧不得闲,在灶火与针线间穿梭忙碌,缝补着一家人破旧的衣裳。
然而,苦难并未就此止步。
李长乐输了牌回家,心情烦闷,竟把气撒在周书贞身上,拳打脚踢成了家常便饭。
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受父亲影响,小小年纪便没了责任心,读书不用功,干活也偷懒,对着母亲更是没好气,老是使唤这使唤那。
年复一年,家徒四壁,寒风吹过,那几间破屋摇摇欲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