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蓝素贻蓝穗的其他类型小说《穗别春安蓝素贻蓝穗 全集》,由网络作家“拢寒烟”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一、渡岸据母亲家书记载,我出生之际,正是日出之时,不过那天日出的格外早,父亲在产房外静静等候,从容地欣赏着院落风景,忽地望见我入后侍君的表姑姑蓝素贻娘娘幼时在桂花树枝上系缠着的铃铛,下面随风摇荡着一绺缨穗,朝光柔散,甚是宛转动情。父亲看得神痴心悸了。待他回神,只听那清脆稚嫩的婴儿哭啼声与铃铛之声交相融合。“回老爷,夫人头胎有喜了,是个千金,模样可人心般,在右耳垂后面还有一颗朱砂痣。”接生婆婆鞠躬回道。而真正接生的两个婆婆还在整拾物件与脏污,倒派了个打杂的报信儿。父亲莞尔,双手背在身后,喜悦大声喊道:“夫人辛苦了!!!嫡长女的芳名我刚有了灵感,若夫人不嫌弃,单名一个字———‘穗’,麦穗之穗,可好?”报信的婆婆忙进屋了。过半晌,她出来,...
《穗别春安蓝素贻蓝穗 全集》精彩片段
一、渡岸据母亲家书记载,我出生之际,正是日出之时,不过那天日出的格外早,父亲在产房外静静等候,从容地欣赏着院落风景,忽地望见我入后侍君的表姑姑蓝素贻娘娘幼时在桂花树枝上系缠着的铃铛,下面随风摇荡着一绺缨穗,朝光柔散,甚是宛转动情。
父亲看得神痴心悸了。
待他回神,只听那清脆稚嫩的婴儿哭啼声与铃铛之声交相融合。
“回老爷,夫人头胎有喜了,是个千金,模样可人心般,在右耳垂后面还有一颗朱砂痣。”
接生婆婆鞠躬回道。
而真正接生的两个婆婆还在整拾物件与脏污,倒派了个打杂的报信儿。
父亲莞尔,双手背在身后,喜悦大声喊道:“夫人辛苦了!!!
嫡长女的芳名我刚有了灵感,若夫人不嫌弃,单名一个字———‘穗’,麦穗之穗,可好?”
报信的婆婆忙进屋了。
过半晌,她出来,却只站在门口挡风。
父亲忙问她答复怎样。
婆婆无奈,隔远做了个无声的口型———好。
我叫蓝穗,蓝族此辈嫡长女。
我出生于四品文官蓝府,虽听上去官品不高,却甚比京城里奢靡瑰丽的名门望族般兴盛。
缘由来自我那名唤素贻的表姑姑。
素贻姑姑的母亲早逝,故幼时一段时间在父亲府中居住。
彼时,父亲与姑姑青梅竹马,甚为要好。
后谨当朝皇后凤谕,素贻姑姑进京陪同其捐了官的父亲,受上等教育。
待新皇登基之际,姑姑有幸入驻禁苑,经几年拼搏,甚得圣宠,加封淑妃,赐号“将钰”,协理六宫,并在官场扶持父亲。
我两岁时,更是直接做了皇后,封号“德康”,载入宫史。
自此为我父亲升宫加爵,为避明面遭到弹劾,暗中滋养穷实家业,又因我府位于湖广偏远地带,政通人和,故不出意料地让家中变得如贵族公侯般富裕了。
于是我从小在锦衣玉食中长大,沉淀书墨香蕴,缱绻闺秀风雅。
邻人街坊熟知蓝府嫡长女及蓝府的身份,愈发恭敬。
记得五岁刚出头般的样子,我“带着”贴身侍女白芨、盛桃,外加母亲房里巧倩、琯儿一同出去买我爱吃的莲糯糕,顺便体会体会民间烟火。
许是姑娘们人过多,又都只拥着我一个,且府中教养得过好,那阵仗都差点把邻居街坊甚
风韵,且性格温柔和顺,素日举止都十分规矩的,方也封她个太子侍妾,连日跟着我过来受礼。
成亲前夜,兰挽撑着身子在床的右侧轻轻拍打着我,嘴里迷迷糊糊地哼着北方民谣,两个小丫头撑着扇子在床尾扇风,白芨点着安神香后也匆匆去侧院睡下,我却依然睡不着。
“姐姐,我似乎有些紧张,心里直个噗通跳。”
我叹惋着说。
兰挽轻轻笑了一声,旋即安抚道:“这很正常,明天可是你人生当中最重要的日子。
论理,皇太子殿下论貌相才学身份,都是天下最最拔尖的男子,姑娘你,又是倾国之貌,咏絮之才,名门之族,该颂称天地良配的。
但我且问姑娘一句话,”兰挽此时顿了一下,方轻声询问,“姑娘是想当正妃呢,还是侧妃呢?”
我迷茫不解,反问兰挽道:“太子东宫,也有正侧妃之说吗?”
她点头回答:“自然是有的,羡于姑娘父母一生一世一双人,故对此事甚不了解。
今天下之王侯将相,可都有个三妻四妾的后宅,而作为天下之主,帝王后宫佳丽三千,皇族公子皆有大小妻妾,皆是为皇族延续血脉,以继香火。
作为天储,皇太子殿下亦该如此。”
我又思索着问道:“话虽如此,但那时皇姑父亲下婚诏,将我指与太子为妃,又下赏正妃之聘礼,岂仍没定下不成?”
兰挽睨了眼皇宫所在方向,淡淡道:“姑娘想差了。
当时的婚诏上,只说了将你指为妃,并未道明正妃还是侧妃。
依那群皇家人的心绪,该是将正妃之聘礼下发,营造平静祥和的假象,顺便舒畅蓝老爷之心态哉,此为其一。”
“其二,”兰挽轻声告诉我,“姑娘可曾认识从一品少师汤府的吟鸾小姐?”
往日的记忆彼时开始鲜活起来,我点点头,那个端庄老成的闺秀小姐出现在我的脑海中。
“参见太后时曾经打过照面儿。”
“那吟鸾小姐真真不得了。
出生时,天降异象,晚霞火红焰紫,竟于天际出现了一道彩虹,消尽于西街的一家银店,那大师刚好摆出一枚新饰一足银的精雕凤鸾,汤少师便赶紧买了下来,戴给小姐护庇,从此便平安长大,竟不多病多灾的,真是奇缘!
而后啊,等小姐长到五六岁上,少师颇为疼爱,
至整个檀州郡的老百姓吓坏了。
彼时我一身新买的巧衣裳,头上戴着两个镶玉金线的桃花绒球,四位穿着秀气丽质的姑娘围着我,走进楼里。
我乖巧礼貌地询问店铺糕娘是否还卖莲糯糕,糕粮忙快速拿出好几盒来,等付钱临走时,糕娘还恭维我真有大家闺秀的风范呢。
独女的身份,在六岁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母亲晏夫人生下一对龙凤胎,乍时府中上下里外整日忙地不停,我的万千宠爱稍逊了几分。
又值我贴身侍女盛桃犯病离府,身旁的人几少了部分,倒略显寥落了。
那日,我正闲倚秋千,吃着冰糖葫芦,乱晃悠着脚跟,忽地听见正门吹锣打鼓,接着便响起一道尖锐的声音喊:“皇后娘娘有旨,请蓝氏前来领谕!”
我不知发生了何事,只见父亲焦灼灼地跑到门前,和一位身着奇服的诡潘男人说着什么,后又跪下,手里接着一份什么东西。
父亲身旁的侍女忙进屋了。
“穗儿!
过来。”
待父亲站起身来,他朝着我的方向招手,示意让我前去。
念着前些礼仪教养,我忙端庄仪态,健步平稳地走到门前。
门口路上赫然摆着一辆马车。
车边熙熙攘攘围着好几位女子,个个穿得有模有样;还有几位戴粗头巾的糙夫,两位黑色奇裳的男人。
“福公公有心了。
这位便是鄙臣嫡女,蓝穗姑娘。”
父亲虚推了我一把,介绍道,“穗儿,这是宫里来的太监福公公。”
哦,是了,这些个便是书上常写的“太监”。
我连忙会意,屈腿俯身行礼:“给福公公请安。”
“蓝姑娘万福。
咱皇后娘娘日日思您姑娘不忘,今儿一见果真出落得亭亭玉立,”福公公恭维道,“这不是除夕将至,皇后有心,特令奴才下旨将您接到宫中。
一来啊,让姑娘受更好的礼仪熏陶,感受皇宫氛围,二来也给皇太后与皇后娘娘作伴几解解闷。”
皇宫?
是京城里么?
从小我便憧憬北方繁华皇族居里,今日竟托素贻姑姑的福,能饱览京城盛景了,岂不是一桩美事?
说不定,还能交几个身份地位较好的玩伴,一起在雪地里头抓小鸟雀儿哩。
想毕时,白芨轻巧快步地走过来,后面跟着两个洒扫侍婢,她行礼禀告:“老爷万安,公公万安。
姑娘的衣
这太子侍妾之位可委屈你了?”
犹未说完,白芨飞速地把脸一红,娇羞地笑了笑,道:“姑娘说笑了,我承姑娘之福,有幸侍奉当朝太子,原是我该万分感激才对。
只惜彼时已无理陪侍于姑娘身前,倒觉生疏了。”
我笑着安慰:“无妨,两院挨得倒近,常来走动走动就罢了。”
再说回此日大婚。
婚礼完毕后,非正妃迎娶是不用闹洞房的,只待皇太子处理政事后晚归传召而已。
我早已困倦,也无所谓何时承宠, 便在新殿里浅浅地睡了小会儿。
奉命来侍奉我的仍是九岁下那些宫婢们,不过有些年龄大了出宫发嫁去了,当归是还在的,年满十六岁,出落得风姿绰约,蕙质兰心,彼时也是我的其中一位贴身待女。
她服侍我褪去红妆,卸下华饰,香汤沐浴一番后,便上床睡觉了。
戌时一刻,皇太子由皇帝寝宫侍驾完毕,派人传召侧妃娘娘,却不曾想报信人回来说我已经睡下了。
想到今日乃大婚之日,皇太子眉尖一挑,眼底浮现出玩味之意,即刻令步辇移步后苑东侧殿。
我正梦着诗经苍茫之景,忽听人传道:“侧妃娘娘,太子殿下驾到。”
惊得我慌忙醒了,一睁眼,只见被边懒洋洋卧着东方照嘉,一身沐浴过后的松木香,浅棕色的眸子静静地盯着我。
见我睁开眼,他向后摆摆手笑言:“终是醒了,小德子退下罢。”
“是。”
我懵懵懂懂地望向他。
见他也褪下了新婚华裳 换上了寝衣,胸膛的衣襟半裸着,隐隐约约露出些肉色来,便吱嚅地轻唤询探: “怎么了,哥哥?”
东方照嘉一挑眉,这小丫头还真把新婚大事忘了。
“你是忘了,还是怕了?”
他轻轻开口,声音有些沙哑暗沉,眼眸中闪烁着复杂的光。
我抬眸,应声反问道:“我会忘什么?
我会怕什么?”
“你忘了,今日乃我们大婚。”
东方照嘉一面说,一面将我额头前碎发轻轻撩开,“你怕了,今夜我们该做的事情。”
我稀里糊涂地坐起身来,拍拍脑袋,努力回忆着礼仪礼规。
说笑了,其实我虽未及笄,在宫人侍奉下也渐懂男女风月,不过我到底惶恐,彼时也只得装疯卖傻而已。
见我迷迷瞪瞪地思来想去,照嘉眉头一挑,叹了口气。
良久
往日般遥不可及,反而因一身平凡的着装,格外像一位平常人家里安静修习的闺秀。
闻见声响,皇后娘娘敏锐地抬起头来,用惊讶的目光打量我,小声确认:“穗儿?”
“姑姑!”
我喜上心头,眉尖挑出几缕春意,欣欣然回应着。
因久违此间放松氛围,我浑然忘形,欲乐颠颠地向皇后娘娘奔去。
不料,皇后娘娘皱皱眉,合上书卷,素手虚扶着下巴,再用平静的目光端详我的举措,悠悠说道:“穗儿似乎忘记了什么。”
刹那间,我仿佛被头顶浇了盆凉水,从头到脚凉得彻底,这才突然记起大婚后的日子里,那句所有人都殷切叮嘱我的话。
每时每刻,非礼勿动,切莫忘了规矩。
双手合十,垂首,屈膝,我摒弃最初的热情洋溢,本分恭顺地行礼,声音中夹杂一丝不易察见的委屈:“东宫蓝穗,恭祝皇后娘娘万福金安。”
许久,未听到“免礼”,我自知不可起身,咬牙坚持着,不觉身子酸软。
过了一会儿,只闻得一声轻轻的叹息打破缄默,一双温暖的手将我扶起。
皇后娘娘的眼神里蕴含着莫名的伤感和微妙的心疼,我愣住一瞬,转而生涩地垂下眼帘。
“可怜的孩子。”
皇后娘娘情不自禁地慨叹。
她回身拿上几份书稿,牵着我的手来到角落书案旁坐下。
“ 姑姑呢,方才的确苛待了你,穗儿,”皇后娘娘诚恳地致歉,话锋却又一转,“但原是许多事,想跟穗儿你好好说说,既然今日仅你我二人,便不必耽搁了。”
她翻开其中一份书稿,递与我看。
即使多年以后,我登上凤位,饱览万岁大好河山,却再也无法似当年那般无忧无虑。
而那天午后的谈话正是我人生的转折点,刻骨铭心的记忆永远荡漾于岁月静潭里,经久不息。
从此,一梦经年,我再也无法脱离俗世的晦涩迷津,却也再也无法品尝到真正的愁恨悲欢。
先是一篇短文,题名为,“蓝族嫡系” 。
“世人皆知蓝军师美誉。
军师扶持世祖起家,披荆斩棘,鞠躬尽瘁,具备改朝换代之权谋,为生民立命之品行。
后初年虽退隐,然其子孙世代人杰辈出,为何?
此皆众之不知之其嫡系,颇有血脉传承”之势矣。
蓝族嫡系,为行辈头胎之男女矣。
然嫡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