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明热门的其他类型小说《平行时空的幻恋全文》,由网络作家“howlin”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2025年的上海,夜幕如同浓稠的墨汁般铺展开来。流光溢彩的霓虹灯与穿梭于楼宇间的巨幅全息投影交织,将冰冷钢筋水泥丛林映照得恍若白昼。这座城市仿佛一头精力过剩的巨兽,永远不知疲倦,拒绝沉眠于黑暗。李明独自坐在浦东区一间视野开阔的高级公寓书房内,空气中弥漫着电子设备运行时特有的微弱嗡鸣。他鼻梁上架着的无框眼镜镜片,清晰地反射出电脑显示器屏幕上一行行飞速滚动的绿色代码流。他今年三十岁,身份是软件工程师,供职于一家专注于虚拟现实(VR)技术研发的新兴科技公司。此刻他正全神贯注于手头名为“心弦”的项目,这是一款被寄予厚望的VR社交平台。按照项目计划书上的华丽辞藻,它的目标极其宏大:旨在帮助用户在精心构建的虚拟世界中,建立并维系更为深刻、真实的...
《平行时空的幻恋全文》精彩片段
2025 年的上海,夜幕如同浓稠的墨汁般铺展开来。
流光溢彩的霓虹灯与穿梭于楼宇间的巨幅全息投影交织,将冰冷钢筋水泥丛林映照得恍若白昼。
这座城市仿佛一头精力过剩的巨兽,永远不知疲倦,拒绝沉眠于黑暗。
李明独自坐在浦东区一间视野开阔的高级公寓书房内,空气中弥漫着电子设备运行时特有的微弱嗡鸣。
他鼻梁上架着的无框眼镜镜片,清晰地反射出电脑显示器屏幕上一行行飞速滚动的绿色代码流。
他今年三十岁,身份是软件工程师,供职于一家专注于虚拟现实(VR)技术研发的新兴科技公司。
此刻他正全神贯注于手头名为“心弦”的项目,这是一款被寄予厚望的 VR 社交平台。
按照项目计划书上的华丽辞藻,它的目标极其宏大:旨在帮助用户在精心构建的虚拟世界中,建立并维系更为深刻、真实的情感连接。
但李明心里清楚,剥开那些营销术语和技术外壳,它本质上或许更像一个装修豪华、自带动态风景背景的高级网络聊天室罢了。
李明的生活可以用两个字概括:规律。
或者,更准确点,三个字:太规律。
早上七点,生物钟准时运作,比闹钟更可靠。
洗漱,穿衣,动作精准,仿佛预设程序。
八点整,他准时汇入地铁站汹涌的人潮。
拥挤不堪的车厢里,空气混浊,人人面无表情。
他习惯性地靠在角落,掏出手机,公司内部通讯软件一片寂静。
晚上十点,公寓门在他身后咔哒一声关上,隔绝了外面世界的喧嚣。
这套高级公寓视野确实开阔,但此刻窗外的璀璨灯火,只让他觉得更加空旷。
晚饭通常是便利店的速食,有时干脆省略。
然后,电脑屏幕再次亮起,代码如瀑布般倾泻。
“心弦”项目组的群里偶尔闪过几条消息,大多是技术讨论,或者加班的抱怨。
他很少参与,只是默默看着。
同事们大概觉得他是个标准的“技术大神”,除了代码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大神?
他看着屏幕上自己刚修复的一个关于虚拟握手时指尖触感反馈的 bug,嘴角不易察觉地撇了一下。
为了虚拟世界里一个虚无缥缈的握手,耗费了三个小时。
八岁那年爸妈签字离婚的场景,他已经记不太
之前低了一些。
“有件事…我必须告诉你。”
“什么事?”
李明心里咯噔一下,那点轻松愉快的感觉瞬间消失无踪。
直觉告诉他,接下来的话可能不会太好听。
张晓星深吸了一口气,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
“我…其实是一名 VR 技术研究员。”
李明愣了一下,这倒是没想到。
“我的研究方向是虚拟社交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她顿了顿,眼神有些闪烁,似乎在斟酌词语。
“最初…最初我和你联系,是想收集一些真实的用户体验和数据。”
嗡——李明感觉大脑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瞬间一片空白。
会展中心的嘈杂声好像一下子被放大了无数倍,又好像隔着一层厚厚的玻璃。
研究?
数据?
他想起那些深夜的畅谈,那些在虚拟世界里并肩探索的时刻。
难道那些温暖和默契,都只是她记录本上的一行行代码或者观察笔记?
一股凉意从脚底窜上脊椎。
他张了张嘴,喉咙干涩得厉害,好半天才挤出几个字。
“所以…我们的聊天,那些虚拟世界的经历…”他艰难地吞咽了一下。
“……都是你的实验材料?”
他觉得自己像个刚被贴上标签的标本。
“不!”
张晓星立刻摇头,语气很急切,甚至上前了一小步。
“一开始可能是带着这个目的,但后来完全不是了!”
她的眼睛紧紧盯着他,里面充满了焦急和一种…恳求?
“李明,我对你的感觉,是真的。”
她语速很快,似乎生怕他不信。
“我不想再瞒着你了。”
“今天看到你…我更确定不能再这样下去。”
“这样不公平。”
“对你,对我,都不公平。”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李明站在原地,耳朵里嗡嗡作响,周围散场的人流和声音都变得不真切。
脑子里先是一片空白,随即无数念头杂乱地涌进来,撞得他头疼。
他看着张晓星,几分钟前还让他心跳加快的脸,此刻却隔着一层说不清道不明的距离。
“心弦”里那些深夜的畅谈,一句句涌回脑海。
他记得自己对着屏幕傻笑,因为她几句安慰的话就能扫去加班的疲惫。
他想起自己守着电脑,只为等那个闪烁的头像亮起。
那份期待是真的,分享时的信任也是真的。
可这一切,起点竟然是“研究目的”?
。
他犹豫了。
跟一个陌生人,还是在测试服里,聊这个?
太傻了。
可手指已经自己动了起来。
他敲下一行字,又删掉。
再敲。
“嗨,星辰。”
“我是李明。
你的简介有点意思。”
“你真觉得,这地方能有真实的连接?”
点击发送。
消息发出去的瞬间,他就后悔了。
搞什么啊。
像个第一次上网提问的小学生。
人家说不定就是随便写写的,或者干脆是个机器人测试账号。
他盯着聊天窗口,感觉自己的虚拟形象脸颊可能有点发烫。
幸好别人看不出来。
他清了清嗓子,好像这样能缓解尴尬。
要不现在下线?
装作没发过?
几分钟过去了,没有回应。
果然。
就在他准备退出的时候,屏幕亮了。
是“星辰”的回复。
“嗨,李明。
谢谢你的消息。”
“嗯,我相信。”
“虚拟世界只是个载体,我们的情感和想法是真的就行。”
“你呢?
不信?”
语气很平和,也很直接。
李明有点意外。
不是敷衍的回答,也不是嘲讽。
他甚至能想象到对方打出这行字时认真的样子。
那股莫名的烦躁感,好像消散了一点。
他手指重新放回虚拟键盘上。
这次没有犹豫。
“我希望是真的。”
“可能虚拟世界正好能让我们跳过外表、距离这些乱七八糟的。”
“直接看到对方是什么样的人。”
“虽然听起来有点像我们项目宣传册上的话。”
他忍不住加了一句自嘲。
发送。
几乎是立刻,新的消息弹了出来。
“哈哈,宣传册通常都说得很好听。”
“但有时候,好听的话里也可能藏着一点真东西。”
“就像寻宝游戏?”
李明看着屏幕,真的笑了出来。
寻宝游戏。
这个说法,有点意思。
他回道:“那祝我们好运,都能找到宝藏。”
“好运。”
星辰回了一个微笑的表情符号。
这一晚,代码和 bug 好像暂时退居幕后了。
接下来几个星期,他们几乎每晚都在“心弦”里碰头。
时间像是被悄悄拨快了。
虚拟巴黎的街头咖啡馆,他们讨论过某个冷门乐队。
埃菲尔铁塔顶端,他们并排坐着看程序生成的星空,吐槽着哪个星座画得最敷衍。
虚拟音乐节,音浪震耳欲聋,他们在人群里用文字泡交流,嘲笑对方虚拟形象笨拙的舞步。
虚拟海滩,他们沿着海岸
线散步,听着海浪音效,假装能感受到脚下沙砾的温度。
李明得承认,这比调试那些让他头疼的代码有意思多了。
聊天的内容也从最初的试探,变得越来越随意,越来越深入。
有一次,他们正漂在虚拟的无重力空间站里。
“你好像很喜欢呆在这里。”
星辰的文字泡跳出来。
李明操控着自己的虚拟形象,慢慢翻了个身。
他对着空气,也是对着那个闪亮的星星头像,沉默了一会儿。
输入框里的光标闪烁。
“现实里…我不太擅长跟人面对面。”
<“这里感觉…限制少一点。”
“我懂。”
星辰的回复很快。
“现实有时候挺消耗人的。”
“这里更像个安全出口,可以暂时躲进来喘口气。”
李明看着这几行字,心里某个紧绷的地方松弛下来。
星辰很懂得如何接住他的话。
不需要长篇大论的安慰,也不需要刻意的引导。
有时李明只是无意间抱怨一句项目进度带来的焦虑,或是提到小时候总是一个人玩。
她总能找到那个恰到好处的点。
“嗯,听起来确实很累。”
“一个人待着也有一个人的好处,不过热闹点也不错。”
简单几句,却让他觉得被理解了。
白天,枯坐在工位上,盯着满屏幕的代码,那颗手绘的星星头像会冷不丁地跳进他脑海。
他会下意识地去摸口袋里的手机,想看看有没有新消息,随即又意识到他们只在晚上那个虚拟世界里联系。
“李明啊李明,你这症状有点明显啊。”
他敲敲自己的脑袋,自言自语,嘴角却忍不住带着点笑意。
“不会真搞上网恋了吧?
对方搞不好是个胡子拉碴的大叔,正在隔壁工位抠脚呢。”
这种念头让他清醒,也带来一丝烦躁。
依赖感在悄悄滋生,疑问也随之而来。
星辰。
她是谁?
男的女的?
他倾向于是女的,但没证据。
多大年纪?
声音听不着,全靠脑补。
做什么工作的?
学生?
还是跟自己一样的社畜?
一无所知。
他只知道,和她聊天很舒服。
但这份舒服,会不会只是自己构建的空中楼阁?
屏幕对面,可能真的和他幻想的完全不同。
他越想,心里越是七上八下。
这天晚上,在虚拟落叶森林里,听着系统模拟的秋风声,他又一次没忍住。
他深吸了一口气,
发紧,还有点傻。
女子点了点头,脸上的笑容更明显了些,露出一对小小的梨涡。
“嗯,我是星辰。”
她停顿了一下,补充道。
“我真名叫张晓星。”
星星的星。
李明下意识地伸出手,感觉指尖还在微微发颤,但努力想表现得镇定自然。
“很高兴见到你,晓星。”
张晓星也伸出手,握住了他的。
她的手很温暖,带着一点恰到好处的力度,不像他想象中那么柔弱无骨。
“我也是,李明。”
四目相对,空气里有种微妙的安静。
喧嚣的背景音仿佛暂时退去了。
展览那几个小时,他们几乎一直待在一起。
李明带着她,从一个展位走到另一个展位。
他们一起试戴最新的 VR 头显,感受更清晰、更流畅的虚拟视野。
李明会忍不住从技术的角度解释几句,比如刷新率或者视场角。
张晓星则侧着头认真听,然后笑着问:“那用户戴久了会不会头晕得更厉害?”
他们讨论虚拟现实对教育、医疗可能带来的变革。
也聊到科技发展太快,会不会让人与人之间更疏远。
李明发现,现实中的张晓星,和虚拟世界里的星辰一样聪明,有见地。
甚至,她比他想象的还要迷人得多。
她不再只是一个闪烁的星星头像和一行行温柔的文字。
她会因为一个有趣的技术演示而睁大眼睛,流露出小小的惊喜。
她会在思考时,无意识地用手指卷起一缕头发。
当她聊起自己感兴趣的心理学,特别是结合技术对人类行为模式的影响时,整个人都在发光。
她的眼睛亮晶晶的,充满了对知识的好奇和探讨的热情。
李明几乎忘了周围的嘈杂和自己原本的紧张。
他就这样看着她,听着她说话,心跳不知不觉漏了好几拍。
他完全听入迷了。
“原来你对这些也有兴趣?”
张晓星笑着问,眼底却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
“嗯,以前没想过这么多,听你一说,觉得挺有意思的。”
李明老实回答,心里有点飘飘然。
他甚至开始盘算,等会儿是不是可以顺理成章地约她吃个晚饭。
然而,就在展览快结束,人潮渐渐散去的时候,张晓星停下了脚步。
她看向他,脸上的笑容淡去了不少。
李明注意到她捏紧了挎包的带子,指节微微发白。
“李明…”她的声音比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