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日落黄昏了,珍和堂门前还排着长队。
乔帧绕道后院。
“县令来了?”云婆从藤椅上起身,慢吞吞挪到门边,请乔帧进屋。
“她去哪儿了?”他问云婆,“我去找。”
“啊?”云婆身子凑的更近了些,“你少了什么在找?”
乔帧摇摇头,这云婆耳朵越来越不好使了。
让小厮请她回去休息,自己则往马车上走去。
女人震天的哭声,从隔壁飘出来。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乔帧刻意压低了背,不去看。
却不想,刚走出院门,那院门径直开了,对上一个哭的双眼红肿的妇人。
“乔县令,求求您为民妇做主啊!”那妇嘴一撇,当即跪了下去。
乔帧下意识朝他们家院子瞟了一眼,这家男人见到他,也赶忙放下东西过来,跪下。
“你们、这……发生了何事呀?”
妇人的眼泪一下又挤了出来,“我的孩子丢了!”
“丢孩子?”乔帧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璧山民风淳朴,这种事好多年都没听说过,有没有可能孩子贪玩自己跑出去了?”
“不可能!”男人也道:“我家小儿还不满三岁,半月前,我家娘子在院里洗衣服,没关院门,准个身的功夫,孩子就没了。”
“日日找,夜夜找,连个影子都没有!”
“乔老爷,青天大老爷,您行行好,帮我们找找可怜的孩子。”
“他才两岁多,这些日子不在爹娘身边,不知道肚子有没有吃饱?”
夫妇两个哭的上气不接下气,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作为几个孩子的爹,乔帧深有感触。连忙招呼来贾师爷。
“赶紧把这桩案子记下来。”
夫妇两个感恩戴德。
乔帧坐马车,他们走路,同时往外头去。
但胡同窄小,过马车不容易,行的慢,但过人却很快。
璧山县民风淳朴,乔帧断定这是桩意外,等回头吩咐县衙四处寻找,人找到就成了。
不觉得有多大事。
没走多远,忽然马车就停下来,贾师爷走过来道:“大人,不好了,一群百姓把马车围了。”
“求县令大人给我们做主!”
“我们的孩子是一月前丢的,七岁!”
“我们的六岁,不见了二十多天了。”
“我们五岁……”
“我们……”
乔帧眼前一黑,怎么会这样?
此前剿匪多日,效果显著。
草寇流氓几乎消失,泼皮无赖看不见一个。
从前璧山还有许多乞丐乞讨,现在乞丐都没有了。
便是那爱惹事的光棍汉都不见街上溜达。
可见治安是越来越好,几乎达到夜不闭户的条件,怎么还会丢这么多孩子呢?
“爹爹!”
一声清脆嗓音传来。
乔妙英老远看见乔帧摇摇欲坠站在一群人中央,便下轿飞奔过来。
“老乔,你都没好全,怎么出来到处溜达?”
“妙儿!”乔帧脸上罕见的露出几分喜气,怜爱的抚她额前碎发:“哎呀,瘦了,最近都没好好吃饭?”
周围失子百姓看不下去了,“县令的孩子就在跟前,可我们的孩子生死未知,求县令救救我的孩子。”
一个带头,一群跟着。
乔帧只觉接连接受打击,一夕之间引以为傲的一切都崩塌了。
童西那件事,涉及到段家他无能为力,但这件案子他还是可以的。
当即许下重诺,“一定查明此事,找到丢失孩童,还大家一个清宁安静的璧山。”
说完,立刻就让贾师爷带着所有丢子人家去了衙门,一一做好登记。
人群散了,便只剩下爷俩,乔帧拉着乔妙英的手道:“跟爹回家吧,爹好久都没见你了。”
乔妙英眼神闪了闪,“这不是见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