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晚月高志强的其他类型小说《开局和离,我回娘家过的风声水起李晚月高志强前文+后续》,由网络作家“慕汐雨”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饭后,李晚月打开盆,清晨泡的绿豆已经吸满水分,十分饱满,轻轻一碾就破了。十斤绿豆,泡了一大盆。她走到赵素英身边问:“娘,谁家有石磨啊?”“你有田叔家就有,你要磨啥呀?”李晚月回:“绿豆,我已经泡好了。”“行,我这就去告诉你爹,让他和你哥去给你磨。”“好嘞,告诉爹要磨的细一些。”李有山和李二湖吃过饭就端着盛绿豆的盆走了,半个时辰后就回来了。李二湖端着盆问道:“月月,你看这磨的行吗?”李晚月看着盆里的磨碎的绿豆,点头:“行,辛苦爹和二哥了。”她又拿来一个盆,铺上纱布,倒入绿豆浆,然后在盆里反复揉搓,再挤出汁液,把绿豆渣再放一个盆子,加水继续揉搓。两盆绿豆水加一起,放置沉淀。“姐,这是做啥呀?”李三栋好奇。“做一种吃食,绿豆粉。”她很喜欢...
《开局和离,我回娘家过的风声水起李晚月高志强前文+后续》精彩片段
饭后,李晚月打开盆,清晨泡的绿豆已经吸满水分,十分饱满,轻轻一碾就破了。
十斤绿豆,泡了一大盆。
她走到赵素英身边问:“娘,谁家有石磨啊?”
“你有田叔家就有,你要磨啥呀?”
李晚月回:“绿豆,我已经泡好了。”
“行,我这就去告诉你爹,让他和你哥去给你磨。”
“好嘞,告诉爹要磨的细一些。”
李有山和李二湖吃过饭就端着盛绿豆的盆走了,半个时辰后就回来了。
李二湖端着盆问道:“月月,你看这磨的行吗?”
李晚月看着盆里的磨碎的绿豆,点头:“行,辛苦爹和二哥了。”
她又拿来一个盆,铺上纱布,倒入绿豆浆,然后在盆里反复揉搓,再挤出汁液,把绿豆渣再放一个盆子,加水继续揉搓。
两盆绿豆水加一起,放置沉淀。
“姐,这是做啥呀?”李三栋好奇。
“做一种吃食,绿豆粉。”
她很喜欢吃川北凉粉,炒凉粉,煎凉粉,可这里没有,所以在粮铺看到绿豆,就想到绿豆也可以做凉粉。
其实豌豆做凉粉更好吃,可是这里没有卖豌豆的,绿豆做出来也不错。
“绿豆粉是啥?”李三栋更好奇了,他都没听过。
李晚月点头:“晚上就能做了,到时候你就知道了,等着吧。”
说完,她走到院外,把几个孩子叫过来,现在没有书本,那就先教他们数学,从数数开始。
她在一块木板上,用烧火棍在上面写上一到十。
“这是正常书写的数字,为了方便以后你们学习,我想了个简单化的数字,像这样。”
她又把阿拉伯数字写在对应的数下面。
“你们以后写数字就写上面这一行,下面这一行方便计算的时候用。”
几个孩子听的认真,简单的数数,他们本来就会,接受的也快。
从一个一数,到两个一数,五个一数,最后数到了一百。
她把一百个数写到木板上,让他们多读。
李康坐在房檐下默默听着,看着院子里认真学习的姐妹弟弟,心里很是复杂,他想跟着一起学,可是姑姑讨厌他,怕是不会教他。
算了,晚些时候让小荷悄悄教他。
一柱香后,李晚月道:“今儿咱们先学这些,你们去玩吧。”
几个孩子说要去找小伙伴,再去山脚捡柴,跟家人打过招呼,就背着竹篓出门了。
“十五,十六,十七,十八……”
山脚下,几个孩子边捡边数,跟他们一起捡柴的孩子,听到他们数,也纷纷跟着学。
一群孩子嘻嘻哈哈,边干活边玩闹。
夕阳西斜,淀粉沉淀的差不多了,李晚月让李三栋端着木盆,把上层的水倒掉,再加一些水,搅拌好,接着沉淀。
直到太阳落山,把上层水倒进另一个盆里,里面留下白色的沉淀物。
“这就是绿豆沉淀后留下的,用它来做吃食,凉拌煎炒都好吃。”
王桂香好奇道:“我还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做法呢。”
“大嫂一会儿就能看到了。”李晚月笑着回。
她取了一勺淀粉放进锅里,剩下的拿去晾晒。
再加入四碗刚才倒出来的绿豆水,加盐,不停搅拌,直到变成黏稠状,倒入陶盆放凉。
等晚饭做好后,绿豆粉也凝固了。
李晚月把绿豆粉切成两块,拿出一块切成条状,用来凉拌,另外一块切块小块,用来炒。
饭桌上,李晚月指着两道绿豆粉道:“大家尝尝吧。”
众人纷纷拿起筷子,待尝过后,皆是眼前一亮。
李大川不住的点头:“真好吃,这个炒的又软又弹,好吃。”
“嗳,多谢掌柜。”
李有富讨好的笑着。
那边厨师炒着笋,这边掌柜问关于笋的事。
“你说,给醉仙居提供笋的是你们村的人,你们熟吗?”
“不敢瞒掌柜,那是我大哥,我和大房同父不同母,他们一家子已经分出去了,平时来往不多,我也是看到醉仙居的去我们村拉笋子,我才知道我那大哥和醉仙居做生意了。”
“原来是这样。”
说话的功夫,厨师把油焖春笋端了上来,脸上的表情有些一言难尽。
掌柜看向李有富:“你们先试吃。”
李有富愣了一瞬,随后拿起筷子夹了一块放嘴里,刚嚼两下就吐了出来,又涩又麻,脸皱成一团。
掌柜瞬间沉了脸:“行啊,敢跑到瑞福楼耍我。”
“没有没有,掌柜的,我们胆子再大也不敢耍您啊,这确实是跟醉仙居在一个竹山掰的笋子,我们也不知道会是这味啊。”
掌柜沉默片刻,道:“晾你们也不敢骗我,按你们说的,那就是你那大哥家用了别的法子,去掉了涩味,这样吧,你们要是能把处理春笋的法子弄到手,我给你五两银子。”
李有富眼睛瞬间亮了,五两银子?太好了,这五两银子能买好多东西。
“掌柜的放心,我们一定尽力办好。”
随后周家旺送两人出了酒楼。
他盯嘱道:“爹,您把法子弄到手之后,一定要先告诉我,我交给掌柜,到时候你们能得五两银子,我也能加些工钱。”
“行,肯定忘不了你。”
周家旺灿笑着送走两人。
两人刚走出镇子,就把竹笋倒在了路边。
李有富气愤道:“真没想到,李有山还有这一手,知道咋处理笋,却不告诉村里人,真是自私自利。”
李大林劝着:“行了爹,还是想想咋把处理笋的法子学过来,那可是五两银子呢。”
“回去再说。”
两人走着回了村。
到了家,饭刚做好,李老太见自家儿子脸色不太好,连忙问:“富啊,这是咋啦?”
李有富看了看李老太,又瞥了一眼李老头,叹了口气:“娘,没啥,这不是我看大哥他们靠卖笋子挣到钱了,我也想着给家里多挣点钱,就带着大林也去竹山摘了些笋子拿去镇上。
结果人家酒楼只收大哥家的,我们又去了女婿家旺做活的那家酒楼,家旺说他们酒楼的生意也被抢走了,他们掌柜为了这事发脾气呢,我这想着,能不能让大哥也给家旺他们那家酒楼送货。”
他倒没说要笋子的处理法子。
李老头怔了一瞬,才道:“你说啥?你大哥跟酒楼做生意?他能有这本事?”
“听说是月丫头和三栋那小子去谈的生意,三栋要是会做生意,不早就去了,想来是月丫头从高家那学到的,高志远是读书人,这三年怕是教了她不少东西。”
李老太叹了口气:“看来大房一家还是埋怨咱们呢,明知家旺在那个瑞福酒楼,居然不说先去找她堂姐夫谈生意,跑去了对头家,这要是被酒楼的管事知道了,把气撒家旺头上咋办呀?没准让家旺卷铺盖回家呢,到时候大美也跟着忧心。”
李老头一拍桌子,竖眉怒道:“这个混账,真是不把老子放在眼里了,二富,你吃过饭去找你大哥,就说是我的意思,让他把笋子的处理法子告诉你,不然看老子咋收拾他。”
李老太装模作样的提醒:“有富啊,跟你大哥说话的时候客气点,别空手去,晒的干萝卜干豆角什么的,拿一些送去你大哥家,你们到底是亲兄弟,说两句好话,你哥不会不近人情的。”
李三栋仔细看了看,点头:“能,这些挺简单的。”
“好,这两天帮我做出来,等会你把鹿角砍成小段,装到筐子里,放到村头河里泡着,要泡七八天,所以你找个隐蔽的地方。”
“为啥呀?医馆不是收吗?”
“不卖了,我想把它熬成胶,有用,顺便帮我问问,村里谁家有坏了的水缸,我两文钱收,大小都行,收三四个。”
“好,我这就去。”李三栋也不问了,姐肯定有她的道理。
“回来的时候,帮我摘点松柏枝。”
“知道了。”李三栋风风火火的出了门。
李晚月转身去了厨房,李晓兰见状,立刻跟了上去。
“姑姑,今晚你做饭吗?”
“是啊。”
“那我帮您烧火。”
李晚月笑了笑:“小兰真懂事。”
李晓兰被夸心里美滋滋,立刻熟练的烧起火。
李晚月先把棒骨敲断,加葱姜,香料炖上。
瘦肉切丝,搭配萝卜做一个萝卜丝炒肉。
要是有芹菜就好了,可是这时节还没有芹菜。
一盘炒野菜,再做个糙米饭,齐活。
傍晚时分,一家子围坐在桌旁,孙秀芹面色如常,李康也垂着头,想来孙秀芹和他说了什么。
几个孩子看着萝卜炒肉,闻着香喷喷的骨汤,口水止不住的流,却很有规矩的等着大人先动筷。
李有山拿起筷子夹了一筷子野菜,道:“吃吧。”
“多吃点。”赵素英给李晚月夹了一筷子瘦肉,这孩子是个好的,想给家里人补补,怕是手里那点银子也花去不少。
“谢谢娘。”
“一家人,客气啥。”
虽然糙米依旧难以下咽,但有了肉丝和骨汤,一家人依旧吃的喷香。
“爹,今儿张赖子来了吗?”
“来了,一开始不想来,说要找村长,就不情不愿的过来了,干活也不认真,被二湖踹了几脚,也老实了。”
“那就行,希望他能长点记性。”
李家人美美的饱餐了一顿。
李晚月给了李大川五十文钱,让他帮忙买点生石灰。
李大川虽然不解,却也没问。
夜里的小山村恢复了静谧,时不时有几声虫鸣犬吠。
翌日,李大川天刚亮就揣着两个粗面饼出门做工,李有山和李二湖去耕地,加上张赖子,今天再干一天,地就耕完了。
李三栋则去屋后园子做工具。
因为学木匠,家里时常放着一些零散的木头。
翌日,天大亮时,李家收拾好家里,李晚月在屋子里缝她的内衣,就听到院外一道声音传来。
“李家嫂子,在家吗?”
赵素英走出堂屋,看到杨莲儿的娘杨周氏走进院子。
她赶忙热情的招呼:“哟,是莲儿娘来了,快进屋坐。”
随后去厨房倒了碗红糖水,递到杨周氏手边。
杨周氏接过来,面色有些不自然。
“莲儿娘,今儿来是有事?”
杨周氏喝了口红糖水,才道:“嫂子,三栋和我家莲儿定亲也一年了,我这不是过来问问什么时候下聘?”
赵素英脸上的笑僵了一瞬,歉意道:“莲儿娘,你也知道我家如今这情况,我倒是想早点让莲儿过门,可是也不能委屈了她吧,再等一段时间,我们也在挣钱,最多一年,就能下聘了。”
“嫂子,我可是听说月丫头被休的时候,那高家给了十两银子做补偿呢,就不能拿来先下聘吗?你家情况我知道,我也不多要,六两就行,再给做一套红嫁衣,一支银首饰,十两银子足够了。”
赵素英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十两银子?还不多?
她脸上的笑淡了几分:“莲儿娘,我家月月是和离,不是被休,那银子已经拿去还债了,现下实在拿不出。
再说,咱们庄户人家,五两聘礼就不少了,你这又是六两聘礼,又是嫁衣首饰,是不是多了点?”
杨周氏放下手里碗:“嫂子,我家莲儿你是打小看着长大的,那模样咱村里有几个比的上她的?那手又巧,绣的帕子在镇上的绣坊,一块能卖十文钱呢。
当初媒人说的人家,多的是镇上有钱人家,可她就是看上三栋了,你只说让等,可要是一年后存不到聘礼银子,或者出了别的变故,我家莲儿不就被耽搁了吗?再拖下去都成老姑娘了。”
赵素英沉了脸,这是咒他们家吗?
李晚月也在窗前安静听着,这意思挺明显了,就是想退亲呗。
片刻后,赵素英道:“眼下我们家确实拿不出银子下聘,外面还有欠债没还,你又不信我们一年后能攒够银子,你想让我们咋办?”
杨周氏状似犹豫,随后叹气道:“虽然你家月丫头和离回来,但到底不好听,我家莲儿也拖不起。
既然不能下聘,不如先把亲事退了,省得你们觉得担子重,等手头宽裕了,我家莲儿若是没定亲,到时候两家再结亲也行,你说呢?”
“这是莲儿的意思吗?”
“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能做的了我女儿的主。”
赵素英沉默,她知道三栋是喜欢那姑娘的,若是退亲了,三栋心里怕是不好受,可是自家现在这条件也是真拿不出聘礼。
“娘,就按婶子说的办吧。”李三栋不知何时出现在门口,面无表情的开口。
“三栋……”
“娘,杨家婶子说的对,别拖累了莲儿,把庚帖给婶子吧。”李三栋说完,转身去了后院。
赵素英叹了口气,去里屋拿出了杨莲儿的庚帖递给杨氏,杨氏立刻从怀里掏出李三栋的庚帖放到桌子上。
“李嫂子,我就先回去了。”
杨氏笑着起身走了。
赵素英皱着眉来到后院,见李三栋面无表情的锯着手里的木头,心里难受,歉意道:“三栋呐,都是我和你爹没本事,让你好好的亲事黄了。”
李三栋摇了摇头,声音有些哑:“娘,我没事,杨家婶子什么样,我还是清楚的,她今儿个来退亲,定是询问过莲儿的意见,莲儿若是不同意,杨婶子也不会不顾女儿的意愿,既然这是莲儿的意思,那就随她吧,我也不是非她不可。”
赵素英叹了口气:“你能想开就好,咱们家努力挣钱,将来再给你寻一门更好的亲事。”
“嗯。”李三栋应声。
直到赵素英离开,他望着天空深深吸了口气,压下心里的酸涩,脑海闪过从小到大和杨莲儿相处的画面,以后她和他就没关系了。
先看看酒楼收不收,不然就去小饭馆,再不济去县里试试。
她对笋有信心,肯定会有人喜欢吃的。
走了没几步,看到名叫‘醉仙居’的酒楼,同是在主街道,同是两层楼,规格差不多大,这家酒楼在瑞福居的斜对面,但生意却冷清不少。
记忆里,李有山经常来镇上卖猎物,听他说过以前醉仙居生意好,后来被瑞福楼打压,导致生意越来越差。
两人走进酒楼,楼里只有一桌客人,小二赶忙迎上前:“两位里边请。”
李晚月点了点头,看向酒楼柜台,掌柜一脸愁容的叹气。
而柜台前放的菜牌子,也就二十道菜。
她走过去道:“见过掌柜。”
吴掌柜抬头,换了副笑脸:“客官用饭请入座,找小二点菜。”
李晚月笑道:“我是想问掌柜,咱们店里有春笋相关的菜吗?”
吴掌柜脸上的笑意淡了,这姑娘是拿他逗趣吗?看她的衣着,这就是普通农女,怎会不知笋不能吃啊?
倒也没发火,客气回她:“笋子涩麻,实在无法入口,小店自然没有这道菜。”
李晚月也注意到了他的表情变化,不过她能理解。
“掌柜的,我知道怎么处理春笋,能去除涩麻味道,我这有处理好的,您要试吃吗?”
掌柜一脸狐疑,不过事关生意,他自然想尝试的,再这样下去,离关门也不远了,他愧对少东家。
“好,姑娘贵姓?”
“免贵姓李。”
“李姑娘,你这笋已经炒好了吗?”
“没有,刚做出来的味道更好,若是可以,我想借后厨一用,炒出来不好吃,我付掌柜食材费用。”
“那倒不用,一点食材而已,姑娘尽管用,我带姑娘去后厨。”
后厨内,几名厨师在绞尽脑汁的想新的菜品,看到吴掌柜,纷纷起身。
吴掌柜摆了摆手,看向李晚月:“需要他们回避吗?”
李晚月对这掌柜印象挺好的,不过春笋随便炒炒都好吃,不存在方子的问题。
“不用。”
“好,那姑娘若有需要,让他们帮忙便是。”
“多谢掌柜。”
李晚月只是让帮忙切点肉片,她先做油焖春笋,店里的调料多,做起来更快。
不一会,油焖春笋,冬笋炒肉两道菜就做好了。
遗憾的是店里没有腊肠,不然还能做道腊肠炒笋。
吴掌柜先夹了一筷子冬笋炒肉,吃起来清脆爽口,一点涩味都没有,他眼睛都亮了。
“不错,不错。”
又试了试油焖春笋,鲜香可口,好吃。
其他人也纷纷尝试,随后赞不绝口。
“这是咋做的一点涩麻味都没有呢?”
“自然是要处理一下子。”
吴掌柜领着李晚月来到后院,开门见山的问:“姑娘这笋打算怎么卖?”
“现下新种的菜过段时间才能出,时令菜样少,这笋虽不是肉,但口感很好,我去过其他店,都没有这道菜,这也是我第一次卖春笋,不了解行情,请掌柜根据情况开个合适的价。”
吴掌柜笑了,这姑娘看着年纪轻轻,心眼不小。
不过以他经商的经验,他对这道春笋的前景很是看好,只要有人吃过,肯定备受喜欢。
若是尝试过后,反响平平,那他就自掏腰包,这点银子他还出的起。
这个小姑娘他要拉拢住,以后她有其他的新鲜吃食,也能第一时间想到醉仙居。
“李姑娘,这笋的价格我也想给你高点,可是你看看我这店,几乎没有客人来,我就算推出新菜系,也不知道能不能吸引到客人。
这样,夏季蔬菜供应价格是三到五文一斤,我给你六文一斤,你觉得可行?只是希望姑娘在青石镇,只卖给我们一家店。”
最新评论